太阳成

陕西日报∣国企创新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沈谦
分享到:

6月28日,氢质氢离(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研发的240千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完成试车。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这次试车的成功,标志着氢质氢离的240千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即将从实验室进入市场。”氢质氢离总经理李鹏程告诉记者。

这个好消息也令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十分振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是装备制造业领域改变传统模式,将科研创新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

“国企创新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源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省国资委创新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陕西国资国企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探索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创新模式,在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加强企业内部创新的同时,大胆“走出去”,通过和省内外科研团队、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的模式实现创新突破,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2021年,陕汽控股联合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等共同出资,组建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陕汽控股有意将德创未来打造成一个孵化平台,孵化新能源商用车的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氢燃料重卡领域的新技术核心产品。

2022年,德创未来孵化出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制、生产与销售。2022年下半年,质子汽车“走出去”搞创新研发,在北京设立氢质氢离,主要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后来,清华大学博士后李鹏程的团队加入氢质氢离,李鹏程任总经理。

陕汽控股党委委员、质子汽车董事长王钊说,之所以要“走出去”到北京设立公司搞研发,关键是看好北京的研发环境和人才实力。

事实证明,“走出去”搞研发是对的。目前,氢质氢离多项关键产品的研发稳步推进。今年2月,氢质氢离成功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氢气通过电堆转化为电能),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赢得主动。

质子汽车还在2023年派出研发团队进驻上海,在浦东临港新城注册成立骐骥质行(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上海的科技资源和市场进行新产品研发及推广。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突破关键技术,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和英国里卡多公司合作,在英国的利明顿设立法士特英国创新中心,让法士特的工程师“走出去”,与英国工程师一起工作,取长补短,提升自我。

法士特集团研究院电控研究所主任毕乾坤告诉记者,法士特英国创新中心设立于2014年。当时,法士特派出十几名研发人员,与里卡多公司合作研发8AT自动液力变速器。这些研发人员一边参与研发工作,一边接受里卡多公司培训,创新研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法士特英国创新中心成立至今,已有30多名法士特研发人员通过轮岗制得到提升,孵化出近10款产品。

“在法士特英国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能学到先进技术、产品开发思路与方法。”前不久刚从英国回来的法士特集团研究院设计研究所副主任王鹏川告诉记者,英国创新中心是法士特转变模式,“走出去”寻求创新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走出去”到海外搞创新,企业受益良多。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应用有限公司同样将创新视野投向外部,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合作研发模式。

成立于2018年的寰宇卫星,为突破卫星测控与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主动“走出去”,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共同组建研发团队,聚焦卫星智能化管理、高效数据处理等核心方向进行攻关。

“这种主动联合高校优势力量的‘走出去’模式,让我们能快速整合最前沿的学术资源和工程经验。”寰宇卫星副总工程师杨继春说。在此模式下,寰宇卫星成功开发了包括雷达微纳遥感卫星星座及数据处理系统、智能化卫星管理系统、卫星数据接收保障系统等在内的系列创新成果,首创的AI赋能的卫星测运控管理CAE软件取得了遥测数据处理效率提升40%、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的显著成效,实现了测控核心软件的完全自主可控。

寰宇卫星通过“走出去”,实施“大模型+星座管理平台”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全球的高效测控网络。目前,寰宇卫星管理在轨卫星超过329颗,测控成功率连续3年保持99%以上。公司正将这种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发展航天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就是要加速创新机制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国企创新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见证了改革成效。”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国资委将引导全省国资国企持续深化改革,鼓励国企探索、创新更多有利于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